首页 资讯 正文

湖北咸安:“山上换山下”破解农林发展“瓶颈”

体育正文 31 0

湖北咸安:“山上换山下”破解农林发展“瓶颈”

湖北咸安:“山上换山下”破解农林发展“瓶颈”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属于幕阜山系和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是(shì)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dàn)东南部的大量林地中夹杂(jiāzá)零星耕地,影响了(le)林地连片,农耕生产活动对林木生长和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造成了不利影响。 如何既要保住耕地红线,又要确保林地(líndì)保有量? “因地制宜,推动园林地上坡、耕地下坡,优化(yōuhuà)耕地、园地(yuándì)、林地、草地布局。”“良田好土要优先保粮食,果树苗木尽量上山坡……” 政策(zhèngcè)有要求,群众有期盼。咸安区(xiánānqū)经过两年认真调查研究和实践,争取湖北省(húběishěng)自然资源厅和湖北省林草局同意开展耕地与林地适宜性空间优化试点工作后,创新探索出的“山上换山下”空间等量置换路径。即在做好充分调查摸底,取得村民(cūnmín)认可后,按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的原则,把山边零碎耕地由耕转林,田间林地则林转耕,通过(tōngguò)变更土地经营性质,保持土地承包经营权利人不变,由不动产登记部门为村民重新登记换发不动产权证。这一(zhèyī)举措有效破解了农业产业(nóngyèchǎnyè)和林业产业发展瓶颈(píngjǐng)。 咸安区林业局干部在马桥高赛村实地(shídì)堪察古桂林间零星耕地转林工作 如今,通过实施“山上换山下”,对林耕(duìlíngēng)空间坚持等量置换和林地优先的原则,双溪桥镇南部生态修复与陡坡农用地(nóngyòngdì)改林,潜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周边林间耕地腾退,加速推动咸安自然(zìrán)保护公园建设和周边森林康养(kāngyǎng)产业发展,有效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 初夏,走进双溪桥镇毛祠村,370亩(mǔ)金银花花开正艳,3000多亩玉米、高粱绿波微漾(wēiyàng),村民有的在摘花,有的在锄草,做田间管理,呈现出(chéngxiànchū)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龙河种植经营部总经理(zǒngjīnglǐ)李龙辉介绍,还有半月玉米就(jiù)成熟了,届时将调来3台联合收割机收玉米,每天可收100亩,实现摘棒、剥皮、脱粒、秸秆还田(háitián)一次完成,省时又省力。 双溪桥镇(qiáozhèn)毛祠村林转耕 村民陈四清对此(duìcǐ)深有感触:“以前在外打工时,为了防止5亩地荒废就种了杉树。十多年后回来只卖了几百块钱,实在不划算。现在复耕地里的玉米长得(zhǎngdé)这么好,除了每亩200元的地租,在基地干活一年(yīnián)还能(néng)增收2万多元。” 这是双溪桥镇毛祠村残次林复耕的5100亩试点工作(shìdiǎngōngzuò),这一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为推进抛荒地和低效林的统一整合,毛祠村“两委”班子、党员和老干部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他们通过(tōngguò)挨家挨户走访、召开屋场会(huì)等方式,耐心向村民讲解政策、分析利弊、算经济账(jīngjìzhàng)。 咸安区林业局局长钱华介绍,全区通过将坡度(dù)大、不适宜(shìyí)耕种(gēngzhòng)的18126亩耕地,等量置换为坡度15度以下的适宜耕种林地,既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维持(wéichí)了生态平衡和森林覆盖率,又实现了耕地保护、林业发展和产业振兴的多赢局面。 如何实现置换后的耕地有较高收益(shōuyì)? “这些流转来的土地复耕,区财政部门补贴1200元,通过(tōngguò)自然资源部门进行占补平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zhěngzhì)等措施,完善沟渠路(lù)等基础设施后租给新型农业大户,进行产业化、机械化(jīxièhuà),规模化生产。”咸安区国土整治局局长彭涛介绍。 据悉,退林还耕后的5000多亩地让村民年收租金达80万元(wànyuán),村集体服务费年收入达16万元,100余户农户增加务工(wùgōng)收入150万元,2024年复(niánfù)耕地块农业产业经济收入963万元。 毛祠村(cūn)的经验一经推开,很快就得到双溪桥镇李沛、杨堡、郑良、汤垴、三桥等村的认可,汀泗桥(tīngsìqiáo)镇的马鞍、聂家、彭碑、长寿等村也来取经,目前已将全区15000亩碎片化(huà)耕地改造成连片耕地。 各乡镇参与“山上换山下(shānxià)”项目并成功复耕的地块,咸安区(xiánānqū)财政局按每亩1200元标准给予奖励。林业部门(línyèbùmén)将引导通过“均权不分山、均利不分林”的模式,促进林地空间的高质量保护与发展。 咸安区东南部(dōngnánbù)的大幕乡、马桥镇、桂花(guìhuā)镇靠近幕阜山脉,拟推动连片林木种植,助力打造“中国桂花城”“楠竹之乡”。咸安区西北部地势平坦,36.34万亩耕地与坡度15度以下的林地交织,是规划中的集粮食(liángshí)种植、仓储、加工于(y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大幕乡桃花尖村茂林修竹,零星(língxīng)抛荒旱地变竹海 “通过林耕空间置换,延长(yáncháng)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一个西北部耕地(gēngdì)连片、坡地成园,东南部连绵绿丘、花林竹海的武汉都市(dūshì)圈‘粮仓(liángcāng)’和‘后花园’正呼之欲出。”咸安区委书记李军平信心满满。(胡剑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yìngyòng)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xiāofèizhě)也可通过(tōngguò)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de)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zhuījiūzérèn)。
湖北咸安:“山上换山下”破解农林发展“瓶颈”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