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300多家文博单位馆内室外同步“互动”遗产新活力
甘肃300多家文博单位馆内室外同步“互动”遗产新活力
甘肃300多家文博单位馆内室外同步“互动”遗产新活力付庆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jìzhě) 谢洋
秦向阳(左(zuǒ))走访辖区群众。梁海平/摄
“这里地形复杂(fùzá),曾查获过非法(fēifǎ)入境人员,大家留意。”6月12日,广西邦亮东黑冠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道上(shàng),带队民警秦向阳向巡护队员嘱咐道。
这片位于中越边境(biānjìng)的保护区,是世界极度濒危物种东黑冠长臂猿在中国唯一的家园,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然而,盗猎、伐木、偷越边境等(děng)侵扰仍时有发生。守护这片绿水青山,需要一双双警惕的眼睛(yǎnjīng)。靖西边境管理大队壬庄边境派出所(pàichūsuǒ)联合保护区组建的这支巡护(xúnhù)队,正是守护者之一。
秦向阳是壬庄边境派出所民警,今年36岁,湖南衡南人。此刻,他动作利索地拨开挡路(dǎnglù)的枝蔓,目光扫视着周围环境(zhōuwéihuánjìng)。在这条南疆边境线上(shàng),他已度过19个春秋。
2006年,秦向阳响应号召,应征入伍来到(láidào)革命老区百色。南国的山水,从此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十几年间,他从普通战士做起(zuòqǐ),凭着过硬的军事素质(jūnshìsùzhì)和带兵(bīng)能力,一步步成长为机动中队中队长,是支队里有名的“兵教头”。
2018年,边防体制迎来改革。秦向阳和(hé)战友们集体脱下“橄榄绿”,换上“藏青蓝”,成为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jǐngchá)。
“接到转改命令那一刻,心里(xīnlǐ)确实空落落的。”秦向阳回忆道,“熟悉的带兵那一套变了,执法办案、服务群众,全是新(xīn)课题。”
秦向阳(xiàngyáng)把自己当新兵,重新归零。白天跟着经验丰富的(de)民警跑现场,晚上抱着法律条文和办案(bànàn)规程(guīchéng)钻研,抓住每一次询问、每一次笔录、每一次案件分析的机会学习。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又上来了。几年下来,他从执法办案的“门外汉”,成了支队的业务骨干。
2024年12月27日(rì)晚,保护区内寒风呼啸,四周一片寂静。秦向阳(xiàngyáng)和(hé)战友们接到信息,有非法入境人员企图潜入。在夜色掩护下,他们慢慢靠近可疑区域。突然,不远处传来轻微脚步声,秦向阳果断发出行动(xíngdòng)指令,成功查获7名非法入境外籍(wàijí)人员。还没来得及松口气,12月30日凌晨,他又带队出击(chūjī),抓获2名非法出入境中国籍人员。
这样的战绩并非偶然。2021年,秦向阳和(hé)战友(zhànyǒu)们经过数月缜密侦查和连续奋战,成功打掉一个跨国偷渡犯罪团伙,斩断一条黑色偷渡链,抓获(zhuāhuò)犯罪嫌疑人20余名,查获偷渡人员(rényuán)190余人。此役,秦向阳被国家移民管理局授予个人二等功。类似的硬仗,他参与过不少,但用他的话说:“案子破了就过了,职责(zhízé)本分。”
随着(zhe)边境形势变化和职责深化,该所的工作也在不断拓展。辖区内,除了传统的边境管控任务,还多了一项沉甸甸的责任:守护好邦亮东黑冠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片珍贵(zhēnguì)的生态家园(jiāyuán)。盗猎珍稀动物、盗伐林木(dàofálínmù)破坏栖息地、不法分子利用(lìyòng)密林掩护偷渡……这些都直接威胁着保护区的安全。
“守边境,不仅要防人祸,也要护生态(shēngtài)。”2022年9月,该所主动对接保护区管理部门,双方(shuāngfāng)一拍即合,组建了专门的巡护(xúnhù)队,融合了民警的专业执法力量(lìliàng)、保护区管护员的生态知识以及熟悉地形(dìxíng)的当地向导力量,变单一执法为综合守护,“生态警务”的实践由此起步。
2024年7月,秦向阳调任壬庄边境派出所。得知巡护队的情况后,他主动接过了带队巡护的担子。从此,他的巡逻轨迹延伸了:除了传统(chuántǒng)的边境要道,还要频繁地深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地带。任务也(yě)拓展了:查缉(chájī)堵截(dǔjié)之外,制止盗猎盗伐、排查火险隐患(yǐnhuàn)、救助受伤野生动物、向周边村民宣传生态保护法规……都成了巡护队的日常。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这是秦向阳在基层(jīcéng)实践中坚持的(de)信条。生态警务这片新领域,尤其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到任后,秦向阳迅速扎进辖区。两个月(yuè)内,他走遍了辖区12个村(街)、90多个屯。
邦亮村的冯大爷起初对民警上门心存戒备。秦向阳第一次走访吃了“闭门羹(bìméngēng)”。他没气馁,而是(érshì)把工作(gōngzuò)做得更加耐心细致。冯大爷也渐渐打消了思想顾虑,主动配合工作,成了巡护队可靠(kěkào)的“眼睛”和“耳朵”。
2024年9月以来,在秦向阳和战友们一点一滴努力下,像冯大爷这样的(de)(de)热心群众越来越多,村头的大爷、种菜的大娘(dàniáng)、街头(jiētóu)的少年(shàonián),都成了他们的信息源。一条条关于异常人员、可疑(kěyí)车辆等信息,通过不同渠道汇集到派出所。“警民联防、生态共治”的合力正在形成。依靠群众力量,他们先后查获各类涉边违法犯罪嫌疑人10余人,走私货物20余批。
巡护队的(de)日常工作,是琐碎而漫长的跋涉。山路陡峭,荆棘密布,雨雾天气更是寸步难行。有时追踪(zhuīzōng)数小时,只为劝阻一个试图进山盗伐的村民;有时蹲守一整夜,只为拦截一伙(yīhuǒ)非法入境的偷渡客……
秦向阳和(hé)战友们的(de)戍边岁月,大部分时间就是这样默默走过的。他们像边境线上的一块磐石,风雨冲刷,位置不移。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kèhùduān)
付庆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jìzhě) 谢洋
秦向阳(左(zuǒ))走访辖区群众。梁海平/摄
“这里地形复杂(fùzá),曾查获过非法(fēifǎ)入境人员,大家留意。”6月12日,广西邦亮东黑冠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道上(shàng),带队民警秦向阳向巡护队员嘱咐道。
这片位于中越边境(biānjìng)的保护区,是世界极度濒危物种东黑冠长臂猿在中国唯一的家园,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然而,盗猎、伐木、偷越边境等(děng)侵扰仍时有发生。守护这片绿水青山,需要一双双警惕的眼睛(yǎnjīng)。靖西边境管理大队壬庄边境派出所(pàichūsuǒ)联合保护区组建的这支巡护(xúnhù)队,正是守护者之一。
秦向阳是壬庄边境派出所民警,今年36岁,湖南衡南人。此刻,他动作利索地拨开挡路(dǎnglù)的枝蔓,目光扫视着周围环境(zhōuwéihuánjìng)。在这条南疆边境线上(shàng),他已度过19个春秋。
2006年,秦向阳响应号召,应征入伍来到(láidào)革命老区百色。南国的山水,从此成了他的第二故乡。十几年间,他从普通战士做起(zuòqǐ),凭着过硬的军事素质(jūnshìsùzhì)和带兵(bīng)能力,一步步成长为机动中队中队长,是支队里有名的“兵教头”。
2018年,边防体制迎来改革。秦向阳和(hé)战友们集体脱下“橄榄绿”,换上“藏青蓝”,成为第一代移民管理警察(jǐngchá)。
“接到转改命令那一刻,心里(xīnlǐ)确实空落落的。”秦向阳回忆道,“熟悉的带兵那一套变了,执法办案、服务群众,全是新(xīn)课题。”
秦向阳(xiàngyáng)把自己当新兵,重新归零。白天跟着经验丰富的(de)民警跑现场,晚上抱着法律条文和办案(bànàn)规程(guīchéng)钻研,抓住每一次询问、每一次笔录、每一次案件分析的机会学习。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又上来了。几年下来,他从执法办案的“门外汉”,成了支队的业务骨干。
2024年12月27日(rì)晚,保护区内寒风呼啸,四周一片寂静。秦向阳(xiàngyáng)和(hé)战友们接到信息,有非法入境人员企图潜入。在夜色掩护下,他们慢慢靠近可疑区域。突然,不远处传来轻微脚步声,秦向阳果断发出行动(xíngdòng)指令,成功查获7名非法入境外籍(wàijí)人员。还没来得及松口气,12月30日凌晨,他又带队出击(chūjī),抓获2名非法出入境中国籍人员。
这样的战绩并非偶然。2021年,秦向阳和(hé)战友(zhànyǒu)们经过数月缜密侦查和连续奋战,成功打掉一个跨国偷渡犯罪团伙,斩断一条黑色偷渡链,抓获(zhuāhuò)犯罪嫌疑人20余名,查获偷渡人员(rényuán)190余人。此役,秦向阳被国家移民管理局授予个人二等功。类似的硬仗,他参与过不少,但用他的话说:“案子破了就过了,职责(zhízé)本分。”
随着(zhe)边境形势变化和职责深化,该所的工作也在不断拓展。辖区内,除了传统的边境管控任务,还多了一项沉甸甸的责任:守护好邦亮东黑冠长臂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片珍贵(zhēnguì)的生态家园(jiāyuán)。盗猎珍稀动物、盗伐林木(dàofálínmù)破坏栖息地、不法分子利用(lìyòng)密林掩护偷渡……这些都直接威胁着保护区的安全。
“守边境,不仅要防人祸,也要护生态(shēngtài)。”2022年9月,该所主动对接保护区管理部门,双方(shuāngfāng)一拍即合,组建了专门的巡护(xúnhù)队,融合了民警的专业执法力量(lìliàng)、保护区管护员的生态知识以及熟悉地形(dìxíng)的当地向导力量,变单一执法为综合守护,“生态警务”的实践由此起步。
2024年7月,秦向阳调任壬庄边境派出所。得知巡护队的情况后,他主动接过了带队巡护的担子。从此,他的巡逻轨迹延伸了:除了传统(chuántǒng)的边境要道,还要频繁地深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地带。任务也(yě)拓展了:查缉(chájī)堵截(dǔjié)之外,制止盗猎盗伐、排查火险隐患(yǐnhuàn)、救助受伤野生动物、向周边村民宣传生态保护法规……都成了巡护队的日常。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这是秦向阳在基层(jīcéng)实践中坚持的(de)信条。生态警务这片新领域,尤其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到任后,秦向阳迅速扎进辖区。两个月(yuè)内,他走遍了辖区12个村(街)、90多个屯。
邦亮村的冯大爷起初对民警上门心存戒备。秦向阳第一次走访吃了“闭门羹(bìméngēng)”。他没气馁,而是(érshì)把工作(gōngzuò)做得更加耐心细致。冯大爷也渐渐打消了思想顾虑,主动配合工作,成了巡护队可靠(kěkào)的“眼睛”和“耳朵”。
2024年9月以来,在秦向阳和战友们一点一滴努力下,像冯大爷这样的(de)(de)热心群众越来越多,村头的大爷、种菜的大娘(dàniáng)、街头(jiētóu)的少年(shàonián),都成了他们的信息源。一条条关于异常人员、可疑(kěyí)车辆等信息,通过不同渠道汇集到派出所。“警民联防、生态共治”的合力正在形成。依靠群众力量,他们先后查获各类涉边违法犯罪嫌疑人10余人,走私货物20余批。
巡护队的(de)日常工作,是琐碎而漫长的跋涉。山路陡峭,荆棘密布,雨雾天气更是寸步难行。有时追踪(zhuīzōng)数小时,只为劝阻一个试图进山盗伐的村民;有时蹲守一整夜,只为拦截一伙(yīhuǒ)非法入境的偷渡客……
秦向阳和(hé)战友们的(de)戍边岁月,大部分时间就是这样默默走过的。他们像边境线上的一块磐石,风雨冲刷,位置不移。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kèhùduān)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